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誠實生活、慷慨施愛、深切關心、和善說話

這是一位孤獨的年輕畫家,除了理想,他一無所有。為了理想,他毅然出門遠行,來到堪薩斯謀生。
 
起初他到一家報社應聘,他認為那裡有他需要的藝術氛圍。但主編看了他的作品後大搖其頭,認為作品缺乏新意,不予錄用。和所有出門打天下的年輕人一樣,他初嘗了失敗的滋味。

後來,他終於找到了一份工作:替教堂作畫。 可是報酬極低,他無力租用畫室,只好借用一間廢棄的車庫。沒有比這更艱苦的了!每天工作到深夜的他總這麼想。

尤其煩人的是,每次熄燈睡覺時, 總能聽到老鼠“吱吱”的叫聲和在地板上的奔跑聲。
也許是太累了,他一沾著地板就能呼呼大睡。就這樣一隻老鼠和一位貧困的畫家和平共處,
倒也使這間廢棄的車庫充滿了生機。
 

有一天,當疲倦的畫家從畫板上抬起頭時,他看見昏黃的燈光下有一對亮晶晶的小眼睛,那是一隻小老鼠。 如果是在幾年前,他會設計出種種計謀去捕殺那只老鼠,
但是現在他不,一隻死老鼠難道比活老鼠更有趣嗎?
磨難已經使他具備了大藝術家所具有的悲天憫人的情懷。 他微笑著注視著那只可愛的小精靈,
可是它卻飛快地溜了,像個羞怯的小姑娘。
窗外風聲呼嘯,可他聽在耳裡如天籟一般,他感到自己並不孤單,好歹有一隻老鼠與他為鄰,它還會來的。
帶著這種信念,他埋頭工作。那只小老鼠果然一次次出現。

他從來沒有傷害過它,甚至連嚇唬都沒有過。 它在地板上做著各種動作,表演精彩的雜技。
而他作為唯一的觀眾,則獎給它一點點麵包屑。老鼠先是離他較遠,見他沒有傷害它的意思,便一點點靠近。


最後,老鼠竟然大膽地爬上他工作的畫板,並在上面有節奏地跳起舞來。而他呢,絕不會趕走它,而是默默地享受與它親近的情意。 一段日子後,他們互相信任,彼此間建立了友誼。不久,年輕的畫家被人介紹到好萊塢去製作一部以動物為主的卡通片。


這是他好不容易得到的一次機會, 他似乎看到理想的大門向他開了一道縫。 但不幸的是,他再次失敗了。

多少個不眠之夜他在黑暗裡苦苦思索,他懷疑自己的天賦, 懷疑自己真的一文不值,他在思索著自己的出路。 就在他潦倒不堪的某天夜裡, 他突然想起了堪薩斯車庫裡那只爬到他畫板上跳舞的老鼠,
靈感就在那個黑夜裡閃了一道耀眼的光芒。 他迅速爬起來,打開燈,支起畫架,三筆兩筆就畫出了一隻老鼠的輪廓。於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動物卡通形象──米老鼠就這樣不經意地誕生了。靈感只青睞那些肯思考的頭腦, 這位年輕的畫家就是後來美國最負盛名的人物之一 才華橫溢的華德﹒迪斯尼先生,他創造了風靡全球的米老鼠。

誰能想到,曾經在那間充滿汽油味的車庫裡生活過的一隻小老鼠竟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卡通形象的原型。米老鼠足跡所至,所受到的歡迎讓許多明星望塵莫及, 也讓華德﹒迪斯尼名譟全球。
堪薩斯那間充滿汽油味的車庫,華德﹒迪斯尼後來評論它說:「至少要值一百萬美金。」其實那裡什麼都沒,只有一隻老鼠。那是上帝給他的。
 
上帝給誰的都不會太多……誠實生活、慷慨施愛、深切關心、和善說話。
我也喜歡這段話: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沒必要攀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
風有風的自由,雲有雲的溫柔,沒必要模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
你認為快樂的,就去尋找;你認為值得的,就去守候;

你認為幸福的,就去珍惜。沒有不被批評的事,沒有不被猜測的人。

做最真實最漂亮的自己,依心而行,無憾今生。

人生1條路:走自己的路;
人生2件寶:身體好、心不老;(2)
人生3種朋友肯借錢給你、參加你的婚禮、參加你的葬禮;(3)
人生有4看不透、捨不得、輸不起、放不下。(4)
人生5句話:再難也要堅持,再好也要淡泊,再差也要自信,再多也要節省,再冷也要熱情。(5)
人生6財富:身體、知識、夢想、信念、自信、骨氣。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https://www.facebook.com/
A
Immi was acting up a bit when we visited their cousin baby Olivier.
After, mommy:"are you acting up because mommy was holding baby Olivier for a long time?"
Immi:"Yes, you are supposed to like me more but you held the baby for a long time."
B
Grandma could not find any worms in her backyard for fishing, so she bought some french fries.
Immi, with a very serious tone:"The french fries are not good for the fish. They are not good for the water in the pond. Let me try one."
It turned out Grandma, Grandpa, Immi and Emlyn finished the fries.
The catch of that afternoon: each kid caught a stick.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女人決定了一個家族

女人決定了一個家族 

若你爹娶錯了女人,那麼你的童年將會生活在痛苦之中;
若你娶錯了女人,那你的中年也將會生活在痛苦中;
萬一你兒子再娶錯了女人,你將會在孤獨痛苦中了此殘生。

比爾·蓋茲去年在接受揚瀾採訪時,
被問到他一生中最聰明的決定是創建微軟還是大舉慈善?
他回答都不是,找到合適的人結婚才是!

而華倫·巴菲特曾經也談過,
自己認為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是跟什麼人結婚,
而不是任何一筆投資。

選擇伴侶不儘是選擇一個人,更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
女人決定了上一代人的幸福,這一代人的快樂,下一代人的未來。
娶一房好太太旺三代!

有智慧的男人應該讓你身邊的女人終身進修。
有智慧的女人應該把學習成長當作一生的必須課程!

女人決定了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
女人必須天天精緻才能譜寫人生精彩!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人生的每個抉擇都像是一個賭局



人的能力一半靠具備的知識,一半靠情緒的管理。
這些知識都是我們一生要不斷覺知與學習的!                                2013-06

 
一個人的知識好比一台機器,而情緒好比能源。能源供給不足,再強悍的機器也是廢鐵。經營你的才能,既要多學習,多積累知識,更要學會調控你的情緒。
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是情緒管理的專家。多接觸積極的人事,陽光一些,心寬一點,凡事就能順利一些。
【解構思維】
 1964 年出生的馬雲,永不抱怨的思維
如果你研讀馬雲的人生,在前37年裡,他的人生就充斥著 2 個字:失敗。 37 歲之後,他突然飛黃騰達了,秘訣就是四個字:永不抱怨!
馬雲: 我對這四個字的體會越來越深。原因是我接觸的的成功人士近期進入核爆炸狀態,我和這些人打交道,再加上我自己的體會,發現,成功的秘訣就是這四個字:永不抱怨!
我很欣賞我現在的投資人呂超。欣賞他的原因是,在我和他合作的初期,我對他的折騰真叫無事生非。先是簽了電視劇寶貝,交了兩集半劇本,跟他說,對不起,我要改寫心術了。他說,好。撕毀 ⋯⋯合同重簽。
心術小說在寫作過程中,滕華弢導演因與呂超從未合作過,對他心存疑慮,要撤銷與他的合作。我覺得這種話人在江湖都說不出口,誰知,他又說好。我說,預付款我退你。他說不用,遲早會合作的。
後來又出了一系列的事情,我曾不好意思地跟他道歉,誰知,他回答我:我的工作就是解決問題,沒有問題我就心慌。你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交給我。他的人生字典裡沒有責任的劃分區域,他有力拔山兮的氣概。整個交往過程,呂超是這樣一個人:他從不抱怨。
認識他久了,發現圈內人對他評價極高。他既務實,人緣也好,既有做大的決心,也不吝嗇與他人分享蛋糕。我當時就一個感覺,這個年輕人,未來無限美好。他的一個短信,我留到今天:要做事,不僅要能屈能伸,還要任勞任怨。
我最近在裝修,我對裝修師傅也是讚不絕口。他是我的一個醫生朋友介紹給我的,對他的評價是:耐折騰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就花很長時間跟我溝通我喜歡什麼樣的風格。
他隔三差五會帶我到建材城去選購我喜歡的料,同時在我的預算和我的喜好之間尋找平衡點。我訂了客衛的牆磚和地磚,這是我自己選的。等我看到半壁江山的時候,我竟然後悔了。我說,這不是我想要的!他竟然比我還平靜。問我,你想要什麼?
我想想,覺得不好意思,說,算了,我認帳,我能忍受。他對我說:難得裝修一次,要用好多年,別湊合。你不喜歡,沒關係,我們改。我嫌麻煩。他說,滿意是最高標準,只要滿意,不怕麻煩。最終,他既沒讓我多花錢,又實現了讓我滿意的雙贏局面。
另一個細節是,我跟唐師傅說,我要做電視機的背景牆。他推薦我幾種牆紙,我都不中意,我最終請了學美術的同學替我手繪,價格還不貴。當我打開電腦向唐師傅展示我的凡·星空背景牆的時候,他立刻掏出硬碟要拷貝,且跟我說,這個創意好,以後我要用到其他客戶家裡去。他的辭海裡,沒有憤怒不滿和責怪,只有提高,再提高,學習,再學習。
我跟唐師傅說:我相信,你的未來會做得很大。你現在才三十歲,是個只帶二三十個工人的小老闆,未來,你還會有大公司的。你根本不用擔心自己未來買不起房子,因為你進步的速度會高於房價上漲的速度。
這句話,其實最早是呂超跟我說的。他說,你不要擔心你買不起房子,你進步的速度要高於房價上漲的速度。果然,此話之後的大半年,我就有自己的家了。把時間花在進步上,而不是抱怨上,這就是成功的秘訣。

「反思思維」
 1.
有人問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碴,你從不回應,這是為什麼?餘沉吟片刻,答:天天罵我,說明他生活中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
 2.
有人問畢卡索:你的畫怎麼看不懂啊?畢卡索說:聽過鳥叫嗎?”“聽過。”“好聽嗎?”“好聽。”“你聽得懂嗎 ?”
 3.
心態不好,說穿了,就是心太小了。 心態的字,拆解開來,就是心大一點。心若每天大一點,心態還怎會不好。
 4.        
你生氣,是因為自己不夠大度。
            你鬱悶,是因為自己不夠豁達。
            你焦慮,是因為自己不夠從容。
           你悲傷,是因為自己不夠堅強。
           你惆悵,是因為自己不夠陽光。
           你嫉妒,是因為自己不夠優秀……
           凡此種種,每一個煩惱的根源都在自己這裡。
           所以,每一次煩惱的出現,都是一個給我們尋找自己缺點的機會。
 5.
人生的每個抉擇都像是一個賭局,輸贏都是自己的

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

卓越的領袖是如何產生



卓越的領袖是如何產生                作者 張文亮 2013.06.23
親愛的,你知道卓越的領袖是如何產生嗎?
來自使命感,
使他們主動向前,而非被推才動。
那是對倫理的持守,
知道對什麼說,是;對什麼說,不。
具有高度的勇氣,
知道勇敢不是在戰場,而是向真理邁進。
擁有源源不斷的能力,
能背對成功的過去,踏向未知的曠野。
具有特殊的洞察力,
知道現今存在的目的,也知道未來的標竿。
而這一切,
可能都是從一個小地方開始。

1807
年,美國紐約的瑞蒂街(Reade Street),開了一家小小的印刷店。開店的老板是個二十五歲的年青人,名叫威立(Charles Wiley,1782-1826)。威立的祖父是牙買加奴隸種植產品的進口商,父親是廉價劣等酒的釀售者,由於住家鄰居是紐約的三一教會,教會對劣酒讓人 生病頗有微詞。他的父親一怒,到法庭控告教會,若不願與酒廠比鄰,教會應該搬走。結果法院判酒廠應該搬走。

酒廠祇好搬到一家印刷店旁。威 立從小對釀酒沒興趣,常去看隔壁的印刷排版。印刷廠的老板是個法國人,名叫卡里塔特 (Hoquet Caritat),他是法國路易十六(Louis XVI, 1754-1793)派來美國的情報收集員,他開印刷店祇是幌子,為的是傳送資料到法國。法國大革命(1793)傾覆波旁王朝,卡里塔特不能為法國皇室 效力,索性不作情報員,全面作個出版商。他不祇印書,以巡迴車成立流動圖書館四處展售,聘請美麗的淑女教導孩子閱讀。他喜歡威立,並教他排字、調墨、印刷 的各種技術。威立十八歲時,卡里塔特回法國,臨別時,卡里塔特說道:「出版若是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他們將祇有注意暫時的事。」但是如何讓讀者注意永恆,卡 里塔特留給威立去思索。

不久,英國衛斯理福音大復興的浪潮到了北美,許多人蒙恩。這時威立到教會,讀到倫敦宣道會的福音小冊,他決定成為 基督徒,立志要成為天國事業的出版家。當時紐約有個出版家名叫黎利(Isaac Riely, 1770-1824),欣賞威立的志氣,介紹出版社總編輯的女兒奧斯本 (Lydia Osburn, 1780-1840)給他。奧斯本帶來豐沛的資金,且輔助威立對編輯知識的不足。

兩年後,威力買下一個書店,印刷福音單張與聖經。不久, 英國與拿破崙開戰,法國海軍封鎖大西洋部分的航線,英國的資料一時無法送到紐約。威力決定出版本土作家的作品,他無意中知道哥倫比亞學院 (Columbia college,後改名哥倫比亞大學)需要英法字典與辭典,他請人為該校出書,沒想到許多學校跟著採購,銷路很好。他寫道:「出版要與時代前進的軌跡並 行,要為下一個世代考慮。」又寫道:「出版是敏銳注意每一個時代的需要,並作仔細的規劃。」。

威力逐漸看出出版業是文化滋養的供應站,重 要思想流通的導管,社會活動的媒介,教育學習的推動處。出版家的空間,是當代才智所能影響的空間;出版家是重要的守望,最先察驗未來流行的變動。出版的收 益,是廣大消費者對出版的一點點回饋,不過大部份的收益是無形的。威力寫道:「必須要有好的出版品,才能帶動好文化。」

不久,威立成立 「麵包與乳酪俱樂部」(Bread and Cheese Club),邀請一些對寫作有負擔的年輕人來聊聊,他提供麵包、乳酪與一些飲料。相互討論的時候,若不贊成要說「麵包」,若贊成要說「乳酪」。他寫道: 「出版事業與優秀的作者共長。」1821年,他開始為俱樂部的成員出書,其中最著名的作者是有「美國第一位小說家」之稱的古柏(James Fenimore Cooper, 1789–1851)

1822
年,紐約爆發一場瘟疫,威立的健康也受到影響。1826年,他病逝。 他的兒子約翰‧威立(John Wiley)繼續經營,而後代代相傳,直到今日。這公司稱為John Wiley & Sons, Inc.,是世界上最著名大學教科書(尤其是科學與工程類)的出版社。這公司一直保有三個傳統:不斷尋找新作者,作者可以不經通報直接走進總裁的辦公室, 保持與時代共進步。

資料來源:http://www.fhl.net/main/hippo/hippo78.html
1.Derounian-Stodola, K.Z., 1992.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 U.S.A.
2.Moore, J. H., 1982. Wiley One Hundred and Seventy-Five Years of Publishing. John Wiley & Sons Inc, Somerset, New Jersey, U.S.A.
3.Brace, C., 2001. Publishing and publishers: towards 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countryside writing, c. 1930-1950. Area, Volume 33, No 3, pp 287–296.